现实中,一些非常优秀的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没有明显创伤,生活优渥却感到内心空洞,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患上了“空心病”和抑郁症。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教育过多地强调技能、学识、书本的学习,缺少了对生命、灵魂的教育。而这些问题的对治方法,我们的传统文化经典书籍《大学》等几千年前就指出来了。
《大学》排在四书之首,是古人必读的书。古代小学,是针对7—12岁的儿童教育而言,称作童蒙养正,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详训诂,明句读”。古代大学,是相对小学而言,讲求的是治国安邦之道,是大人之学。
《给孩子讲〈大学〉》是郭继承老师给青少年讲的有关《大学》的四讲课程,共二册。郭老师的讲解不是逐字逐句的翻译,而是从“培养德行”“开启智慧”“认识自己”“提升格局”四个主题阐述了《大学》《中庸》等经典书籍的精髓,并且有理有据、有步骤地能够用于实践,让这些听上去有点“虚”的内容变成青少年血液里丰盈流淌、举止上自然生发、思想里本能反应的东西。
作者简介
郭继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西北大学历史学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思政研究所教师,弘正学堂学术导师。致力于中国思想史、中西文化比较、现代文明的困境与应对、中华文化的推广与传播、人生哲学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应邀在国家部委、国资委直属国企、各省市地方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讲课,听众反响热烈,其课程在网络上更是影响广泛。
作者主要著作有:《直面人生的困惑》《中华经典十三讲》《解决问题的智慧:人生问题三百问》《中国文化要义读本》《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中的国学智慧》《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国文化的未来:近代儒学对“中国文化出路”的探索与中国文化建设的再思考》《仁者爱人》《居安思危》等。在《人民论坛》《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华夏文化》《中国企业文化》《潇湘文化》《北京教育》《贵州民族报》等报刊发表文章多篇。
万可欣,90后儿童插画师、美术教育硕士。10年以上绘画功底 、3年以上专业插画师工作经历,参与多部畅销儿童图书的插画创作。画风阳光向上、可爱清新为主。
精彩书摘
引言 人生走正道的秘诀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我们的第一讲是《德行为人生保驾护航》。为什么这么说呢?
德行的比喻
德行是人生的方向盘
朋友们,如果把我们的一生比作一辆车,这辆车能够行稳致远,不驶向悬崖峭壁,不置身危险之地,平平安安地往前行驶,它的方向盘要把握好。而把握方向盘的力量,用学术的表述叫正确的价值观,用中国老百姓熟悉的话叫德行。德行为人生保驾护航,就是说德行是人生的方向盘。
德行是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使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来比喻引导青少年价值观、帮助青少年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的重要性。穿衣服,当第一粒扣子扣错的时候,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所以当一个人的价值观和德行出问题之后,就会走邪路,走歪道,最后害人害己。轻则自己受伤害;重则会有牢狱之灾,甚至家破人亡。这是必然的事情。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制度和德行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重视德行的民族。相比而言,近代西方特别重视制度。当然我们中国今天也重视制度的建设。制度在对人的规范化、程序化管理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对一个人起心动念方面的约束,制度的作用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需要我们更多地依靠德行的力量。一个好的社会不仅要对人们的行为举止进行规范,还要对人们的起心动念做好引导。这就是道德与文化的力量。
就好比说,在一个人做了坏事之后才去管他,这叫法治。这种管理是滞后的。当用法治的力量来惩罚他的时候,他所做坏事的不好的后果已经形成了,对人民、对社会的伤害已经存在了。我们在他做坏事之前用德行去介入,让他一辈子都不想做坏事,岂不是更好吗?所以如果我们想让一个人不想做坏事,得靠德行,靠道德教育和文化信仰的教育。这是我们中国文化伟大的地方。
法治与德治
如果说欧美三四百年以来给人类社会的治理提出一个值得重视的理念,叫法治;那么五千多年以来,我们中华民族给人类社会贡献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理念,叫德治。
德治和法治对一个社会的治理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者不可偏废。我们中华民族引以自傲的德治这一伟大的理念,以及几千年以来的社会治理经验,可以为全人类的现代社会治理提供宝贵的借鉴之处。当然我们也充分地重视法治的价值,重视程序和实体法律的价值。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相互支撑。
每个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
朋友们,我们会发现,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各自的烦恼、各自的困惑、各自的痛苦。许多上了年纪的人说,他们的少年时期非常不容易。但“00后”说,现在“内卷”很严重,他们也不容易。的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不容易,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不容易。同时,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责任,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使命。
那么,当我们经历各种坎坷,面临各种考验的时候,总是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走正确的道路,秘诀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这一堂课:好的德行为人生保驾护航。
扫描二维码购买《给孩子讲〈大学〉》